兒童自然生態展
自卑與超越:陪你走過生命幽谷、啟發動能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

自卑與超越:陪你走過生命幽谷、啟發動能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

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

  • 定價:420
  • 優惠價:75315
  • 優惠期限:2024年05月20日止
  • 運送方式:
  • 臺灣與離島
  • 海外
  • 可配送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可取貨點:台灣、蘭嶼、綠島、澎湖、金門、馬祖
  • 台北、新北、基隆宅配快速到貨(除外地區)
載入中...
  • 分享
 

內容簡介

  「自卑情結是人類進步無可抗拒的動力」
  「化解自卑感的方法只有一種,既直接又符合現實,也必定有效:改善眼下的處境。」
  「唯有培養合作能力,才有辦法過上完整的人生。」──阿德勒

  「被討厭的勇氣」啟蒙者、個體心理學之父的經典著作
  深入剖析人生意義、回憶、夢境、教養、家庭與愛情

  「自卑情結」是個體心理學最重要的概念,也是阿德勒最廣為人知的洞見。在脫離佛洛伊德一派後,阿德勒更加強調個人心理發展與他人、社會的互動關係。在本書一開頭,阿德勒就劈頭提出人生無可逃避的三大問題:職業、友情與兩性關係,它們都牽涉到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。因此,阿德勒在此提出貫穿本書思想的核心:合作能力。

  阿德勒指出,每個人都有與人合作的潛能,但唯有透過培養與訓練才會發展出來。如果在家庭或在學校沒有學會這種能力,孩子就會建立偏差的生活意義,並追求不切實際的優越感,在日積月累下形成負面的生活習性,不但各方面都遇到困難,心理健康也會出問題。

  因此,阿德勒在治療患者時,會從童年經驗中找到線索。書中有許多案例可以佐證,例如:

  .偷竊成癮的女孩:為了報復父母離異與母親的冷漠對待。
  .失眠的男子:從小受到嚴厲管教,用失業來讓父親焦慮。
  .不斷換伴侶的女子:從小被父母嫌醜,因此不斷換伴侶希望獲得欣賞與認可。
  .難以悔改的搶劫犯:在感化院被體罰後,認為世上所有的教化手段都是在挑戰他的力量。

  不過,阿德勒強調,悲慘的童年不能當作失敗人生的藉口,關鍵在於「當事人如何看待那段經歷」。書中他也舉出許多反轉人生的案例,包括他自己也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,而決定長大後要行醫濟世。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,只要重新開始培養平等精神與合作能力,現下生活的困境都可以慢慢解除。透過以上幾種核心概念的串連,阿德勒在書中一一解析家庭、學校、職場、婚姻等各個領域的問題,甚至對於犯罪心理學也有其獨到的見解。

  本書出版於1931年,九十年來一直帶給讀者心靈上的啟發,甚至在21世紀之初帶起「被討厭的勇氣」的阿德勒風潮,足見其內容能隨著時代而有更深入的詮釋。尤其在網路社群時代,我們對於被認同、被欣賞以及填補內心不足的渴望更加強烈,透過本書的解析,一定能找回完整的自己以及重啟對他人的興趣與關心。

名家推薦

  王意中(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/臨床心理師)、林仁廷(諮商心理師)、洪仲清(臨床心理師)、劉俊麟(長榮大學博雅學部通識中心主任)、鮑順聰(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專任輔導教師)、蘇益賢(臨床心理師)

 

作者介紹

作者簡介
 
阿爾弗雷德.阿德勒(Alfred Adler)
 
 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,個體心理學創始人。
 
  1870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,父親是穀物商人。阿德勒幼年患有佝僂病,又目睹弟弟因病過世,所以決定習醫,並於維也納大學攻讀心理學與神經學。畢業後成為內科醫師,並加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討論團體,進而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。
 
  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後,他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協會,並開始在歐美各地遊歷演說與教學。1937年,他於巡迴演說途中心臟病發過世。
 
譯者簡介
 
吳勇立
 
  1970年生於江蘇省靖江市,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文學博士,現就職於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。研究領域為德意志思想史和20世紀上半葉德語國家文學。譯作有《希伯來與希臘思想比較》、《瓦爾特、本雅明:救贖美學》等。
 

目錄

第一章  生活的意義
人生三大問題
錯誤的意義造成失敗的人生
不斷奉獻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
童年經歷對生活意義的影響
從童年記憶中找出個人的糾結之處
個性是可以改變的
 
第二章  心智與身體
身心交互影響、相互合作
生活習性會左右人的心智發展
讓劣勢變成優勢
用生理問題來引起他人的注意
心智對身體的影響力
身體特徵與個性沒有絕對的關係
心理學的研究主題就是人的生活習性、合作能力與生活意義
 
第三章  自卑感與優越感
用錯誤的方式消除自卑感
用畫地自限的方式來滿足優越感
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
用不同的策略實現人生目標
要改變舉止言行,就得先改變人生目標
 
第四章  早期記憶
你所記住的事情取決於當年的感受
從片段回憶來判斷對方的個性與經歷
孩子的問題源自他對成長經歷的解讀
 
第五章  夢
佛洛伊德的創見與缺失
夢的功用在於喚起感覺
逃避現實的人做夢的頻率也高
象徵與比喻法的用途
日常的夢境含意
 
第六章  家庭的影響
母親的角色與家務的價值長期被貶低
孩子的問題源自他對成長經歷的解讀
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,都是被寵出來的
婚姻狀況對孩子造成的影響
父親所扮演的角色
父親不應該是一家之主
父母不可偏袒某個孩子
 
第七章  學校的影響
當前的教育任務:品格教育及心理輔導
入學是社會生活的第一場考驗
班級就是個小社會
成績與智力測驗的意義
遺傳因素的迷思
能力分班與男女合校的問題
驕縱兒、懶惰鬼跟孩子王都是為了引起旁人的關注
心理治療對教學工作的助益
 
第八章  青春期
青春期的逃避心態會埋下心理疾病的因子
前段學童與後段學童的黃金交叉
「男性欽羨」
不要強迫孩子吸收性知識
青春期只是一個過渡期
 
第九章  犯罪及其預防
缺乏合作能力是罪犯的特徵
教化犯人要從培養合作能力開始
養成罪犯各方面因素
體罰只會造成反效果
罪犯的童年經歷
被忽視的心態會令人走上歧路
與其追求虛幻的成就感,不如好好工作
改造社會的第一步:培養合作精神
 
第十章  職業
多跟孩子談他的職業取向
從孩子的言行找出他的職業取向
傑出人士通常從小就重視合作精神
幫助失業者培養興趣與合作精神,才能真正解決社會問題
 
第十一章  個人與社會
用合作精神來治療精神病患
面對憂鬱症患者的小技巧
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就是最高成就
 
第十二章  愛情與婚姻
愛情不是純粹的身體反應
對婚姻與戀愛的看法從小就養成了
婚姻是一項具體合作任務
伴侶彼此要有平等的地位
愛情不是維繫婚姻的唯一要素
 
譯後記
作者年表
 

詳細資料

  • ISBN:9786263359802
  • 叢書系列:知識叢書
  • 規格:平裝 / 320頁 / 14.8 x 21 x 2.2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 

內容連載

第三章  自卑感與優越感
 
自卑感不是反常的心態,從整體的角度來看,它是人類所有進步的動因……實際上在我看來,所有的文化都是奠基於自卑感之上。
 
「自卑情結」(Inferiority Complex)是個體心理學最為重大的發現,如今全世界人都知道了這個術語。很多學派的心理學者吸收了這個概念,把它運用在自己的研究之中。然而我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理解它,更不確定他們在運用時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意義。
 
因此,我們不能光是告知病人他有自卑情結,這沒有絲毫的益處,只會強化了他的自卑感。我們必須為他指明出路,並探究他的生活習性有哪些令人氣餒之處。我們得把握時機,在他缺乏勇氣時,適時地給他打氣。每一個精神官能症患者都有自卑情結,所以我們無法用它來區別彼此的差異。事實上,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各自的困境,那給他們帶來無力感,進而無法展現生活的正面意義。此外,患者給自己設定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範圍也不同。因此,告訴患者他有自卑情結,也無法鼓勵他,就好像跟頭疼的人講:「我知道問題在哪?你頭疼!」這句話同樣不會有任何治癒效果。很多精神官能症患者被問起是否感到自卑時,總是回答沒有,甚至會說:「正好相反。我清楚得很,我比周圍的人都優秀。」其實根本用不著去問,只要觀察他們的言行就夠了。依此,我們就能發現他們用什麼技巧來說服自己「我很重要」。有些人外表很傲慢,我們不難猜到他們內心的感受:「別人老是忽視我的存在,所以我的舉止要像大人物才行。」有些人講話時手勢很誇張,可以猜測他的想法是:「若不特別強調,沒人會拿我的話當回事。」因此,如果有人舉止行為表現太突出,我們都有理由懷疑是自卑感在作祟。不光如此,他還會極力掩飾自己的短處。有的人覺得自己個頭太小,就會踮起腳來走路,以顯得高大一些。有時我們會看見兩個孩子在比身高:擔心自己較矮的那個孩子會使勁地伸展四肢,身體挺得筆直,竭力要讓自己看上去比實際上更高。若你去問他:「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太矮了?」我們千萬不要指望他會承認這個事實。因此,有嚴重自卑感的人外表上不一定會恭順、安靜、自制或沒有攻擊性。
 

特惠贈品

載入中...

最近瀏覽商品

 

相關活動

  • 【宗教命理、心理勵志】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: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,全展75折起
 

購物說明

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,或有特殊作業需求,建議您可洽詢「企業採購」。 

退換貨說明 

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(含例假日)。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。 

辦理退換貨時,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(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、配件、贈品、保證書、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,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)。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,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。 

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 

  • 三采全書系
  • 歐萊禮社方展
  • 尖端月